品牌 | 奧德賽創 | 價格區間 | 5萬-10萬 |
---|
產地類別 | 國產 | 應用領域 | 建材/家具,電子/電池,道路/軌道/船舶,紡織/印染,電氣 |
做漏電起痕測試實驗工廠,正確使用漏電起痕測試儀需嚴格遵循相關標準(如 GB/T 4207-2022、IEC 60112:2021),圍繞 “試樣預處理、設備校準、參數設定、安全操作、結果判定" 全流程規范操作,確保測試結果準確、可靠,同時保障人員與設備安全。以下是詳細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:

試樣規格:按標準裁剪試樣,通常為 100mm×100mm×(2-6)mm 的板材;若為元器件(如接線端子座),需保留實際安裝狀態,確保測試部位為絕緣表面。
環境適應:將試樣放入上述標準環境中放置至少 24 小時,消除材料內應力,確保表面狀態與實際使用初始狀態一致。
表面清潔:用無水乙醇(分析純,純度≥99.7%)擦拭試樣表面,去除油污、灰塵(避免雜質影響泄漏電流),自然晾干后備用(禁止用手直接觸摸測試面)。
電解液配置:
設備校準(關鍵:確保測試參數準確):
用精度≥0.01mL 的量筒收集 10 滴電解液,總體積應為 0.5mL±0.05mL,否則調整滴液針頭大小或輸液速率。
用秒表計時,確認滴液速率為 30 滴 / 分鐘 ±1 滴,誤差過大時調整設備滴液參數。
用數顯千分尺(精度 ±0.01mm)測量電極直徑(需為 2mm±0.1mm),間距(常用 4mm 或 5mm,誤差 ±0.1mm)。
用標準力傳感器(精度 ±0.01N)校準電極壓力,確保為 1N±0.1N(通過調整電極支架砝碼或彈簧實現)。
電壓校準:用經計量合格的標準電壓表(精度 ±0.5%)并聯在設備電極兩端,設定設備輸出電壓(如 250V、500V),確認設備顯示值與標準表差值≤±1%,否則通過設備校準菜單調整。
電極校準:
滴液系統校準:
按下 “停止" 按鈕,關閉高壓電源,待設備電壓釋放(通常需 1-2 分鐘)后,再拆卸試樣。
用無水乙醇擦拭電極表面(去除殘留電解液和碳化痕跡),清理試驗臺,將電解液剩余部分密封保存(下次使用前需重新測量導電率)。
關閉設備電源,開啟排風系統 10 分鐘,排出試驗產生的少量煙霧,整理測試報告并歸檔。
禁止非專業人員操作:設備涉及高壓(最高 600V),需由經過培訓、熟悉標準的人員操作,嚴禁在無人值守時運行。
試樣一致性保障:同一批次測試需使用相同規格、相同預處理條件的試樣,避免因材料厚度、表面粗糙度差異導致結果波動。
電解液穩定性控制:電解液需現配現用,若放置超過 4 小時,需重新測量導電率;禁止使用渾濁、有沉淀的電解液(影響導電均勻性)。
設備定期校準:除每次測試前的簡易校準外,設備需每年送法定計量機構(如各地計量測試研究院)進行全面校準,獲取《校準報告》,確保參數符合標準。
異常情況處理:測試中若出現設備報警(如過載、漏電)、電極打火、電解液飛濺等異常,立即按下 “急停" 按鈕,斷開電源,排查故障后再使用,禁止帶故障運行。
通過以上規范操作,可確保漏電起痕測試儀的測試結果準確反映材料的抗電痕化能力,為產品絕緣材料選型、安全設計及合規認證(如 3C、CE、UL)提供可靠依據。